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290万吨/天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将达到125万吨/天以上,其中沿海城市将增加105万吨/天以上,岛屿地区将增加20万吨/天以上。
我国海水利用的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可靠,经济可行,越来越合理。随着我国海淡技术在降低能耗的技术升级,大规模生产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海淡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海淡项目选择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设备已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世界上有20多种海水淡化技术。从大分类来看,主要分为蒸馏法(热法)和膜法。据媒体报道,我国热法工程吨水投资约0.55-0.8万元,膜法工程吨水投资约0.5-0.75万元;造水成本约4-8元。可以看出,海水淡化反渗透技术已经开始显示出价格优势。
反渗透膜技术依靠压力差促进水和离子的分离,从而达到纯化和浓缩的目的。该过程无相变,一般不需要加热,能耗低,运行成本低,无污染,操作方便可靠,水质高,已成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的节能技术。
反渗透膜过滤海水中的盐分,流出浓水,留下可饮用的净水,随管道流出,进行下一步处理。给水适当的压力,去除水中的杂质和盐分,留下净水,达到反渗透除盐的目的。其反渗透膜具有通量大、产水量高的特点。采用的膜材料对于海水中的“盐”具有一定的耐腐蚀、耐高压、抗污染等特性,延长了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这也让海水淡化工程中减少了膜元件的替换时长。
咨询热线:021-31009988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询热线:010-51659999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权所有:莱特莱德·环境 备案号:辽ICP备12004418号-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