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资源的逐渐匮乏,淡水逐渐变成了一种珍贵的资源。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面临获取淡水的问题。我国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2013年人均水资源量2072立方米/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同时我国又是用水大国,2013年用水总量5540亿立方米,达到世界用水总量的14%。向海要水——把海水和地下水中的盐分和污染物去除,成为缓解淡水危机的方法之一。(数据来源于网络)
海水淡化通过脱除海水中的盐分生产出可供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的淡水, 是水资源开源增量的有效途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国际上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 相关研究主题和内容也在不断深化或调整。
目前,海水淡化技术种类很多,有蒸馏法、膜法(反渗透、电渗析膜蒸发等)、离子交换法等,但适用于大规模海水淡化的方法只有蒸馏法和反渗透法。反渗透、蒸馏法作为目前的主流技术,反渗透(RO)、低温多效蒸馏(MED)技术占据国内64%、35%产能。从成本结构来看,能源成本占到吨水成本的四成到五成。国内海水淡化吨水平均成本达到5~8元,明显高于海外项目。
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同时,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从而取得净制的水。现已大规模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见卤水)淡化、锅炉用水软化和废水处理,并与离子交换结合制取高纯水,乳品、果汁的浓缩以及生化和生物制剂的分离和浓缩方面。
在我国,海水利用先后被列入“十三五”、“水十条”等国家重大规划,沿海各省市均将海水淡化作为重点领域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及水资源战略规划中,与政策利好同步,加快反渗透法等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和产业化,正在沿海城市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扩大市场份额。反渗透膜技术应用海水淡化,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助力开启海水淡化“蓝色”新篇章。
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莱特莱德”,否则视为侵权,感谢配合。
编辑:虞美人 技术:星星
咨询热线:021-31009988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询热线:010-51659999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权所有:莱特莱德·环境 备案号:辽ICP备12004418号-71